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在法屬圭亞那成功升空,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將台灣從一個僅能接收衛星資料的國家,升華為全球第33個擁有自家衛星的國家。
獵風者衛星包含各種儀器,其中約82%由台灣研發和製造,這還不包括地面設備。在這個計畫中,超過20家台灣的研發機構和企業積極參與,彰顯了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實力。
24年前,台灣發射了它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福衛一號」。
台灣於1991年啟動太空計畫,通過推動福爾摩沙衛星一號、二號和三號等計畫,逐漸形成了一支「太空國家隊」。
福衛一號於1999年1月升空,標誌著台灣進入太空領域。它於2004年6月退役。福衛二號在2004年升空,成為台灣首顆自主擁有的遙測衛星,並於2016年退役。而福衛三號在2006年升空,它一次發射了6顆微衛星,成功在太空中運行了14年,為台灣太空計畫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7年,台灣成功發射了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五號」。而「福衛七號」計畫則延續了福三氣象觀測的任務,於2019年升空,總共發射了6枚衛星,這些衛星具有反推大氣層溫度、壓力和水氣等能力,但卻無法提供關於風的關鍵資訊。因此,台灣自家研發的獵風者衛星正好彌補了這個重要的缺口,使台灣能夠更全面地進行氣象監測和預測。
看更多:數位部開放低軌衛星執照申請,低軌衛星是什麼?有什麼用途?
(Photo:facebook.com/TaiwanSpaceAgency)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 說說看,你知道台灣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名字吗?為什麼它對台灣很重要?
- 你知道台灣為什麼要製造自己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嗎?這對我們國家有什麼好處?
- 文章中講到台灣的「獵風者」衛星補足了一個缺口,提供了風的資訊。為什麼這個風的資訊對氣象預測和監測這麼重要?你能夠想到哪些情況下我們需要了解風的資訊呢?
- …
你也問問看……
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