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肺炎黴漿菌疫情寫四年新高,上升趨勢以12歲以下族群較明顯

肺炎黴漿菌,又被戲稱為「會走動的肺炎」,近期在中國引發了廣泛關注。台灣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的疫情相較過去3年來明顯增加,尤其在12歲以下的年齡族群中上升趨勢較為明顯,不過已經在降溫中。

疾病管制署解釋,雖然肺炎黴漿菌不被列為法定傳染病,但它是社區中常見的一種肺炎。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每週急診個案數約維持在不到100例,且全年都會有病例出現,並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流行趨勢。

今年肺炎黴漿菌的病例數相較於過去3年中COVID-19疫情期間有所上升,但與疫情爆發前相近。疫情高峰當週病例數約為120例,之後逐漸下降。

根據2015年到2023年的數據分析,肺炎黴漿菌的主要受害者是6歲以下的幼童,約佔總病例的60%,其次是7到12歲的兒童,約佔總病例的17.7%。今年的疫情上升趨勢主要在0到6歲和7到12歲的年齡層較為明顯,且相對於COVID-19疫情期間更為嚴重。

肺炎黴漿菌通常透過飛沫傳播,只要遵循呼吸道衛生規範,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感染,但年輕人和學齡兒童更容易感染,且容易在學校、宿舍、軍隊等地爆發疫情。

感染後常見的症狀包括喉嚨痛、疲倦、發燒,以及可能持續數週的咳嗽,約有10%的病例可能會發展為肺炎,不過由於症狀相對較輕,因此被戲稱為「會走動的肺炎」。而年紀較小的孩童如果感染,可能會出現喘鳴症狀。大多數病例可以自行康復,但如果病情惡化為肺炎,應根據醫師的建議進行治療。

(Photo:疾管署)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1. 你有聽過「肺炎黴漿菌」這個名詞嗎?為什麼人們戲稱它為「會走動的肺炎」?
  2. 文中提到肺炎黴漿菌可能在學校、托兒所和家庭中容易傳播,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在這些地方的感染風險呢?
  3. 文章中提到肺炎黴漿菌是透過飛沫傳播,你知道什麼是呼吸道衛生規範嗎?你能分享一些方法,以確保自己和身邊的人不容易感染這種疾病嗎?
  4. ……

你也問問看……

smiley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