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縮寫:WTD),是聯合國正式國際紀念日,旨在啟發激烈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衛生設施危機。目前全球有42億人過著沒有可管理安全衛生設施的生活,約6.73億人還在露天排便。因此聯合國提出希望能讓全球都有覆蓋的衛生設施,消除露天排便陋習,世界廁所日便是順應這一目標而舉行。
最早是在2001年11月19日,新加坡慈善家沈銳華成立非政府組織世界廁所組織,將組織成立當天定為世界廁所日。201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新加坡將世界廁所日列為聯合國官方節日的決議。
飲水及衛生設施權已於2010年7月18日被聯合國大會認定為人權。功能齊全的廁所對公共衛生、個人尊嚴及個人安全(尤其是女性)有正面影響,因此非常重要。而不能安全處理糞便的衛生設施系統會導致疾病傳播,例如霍亂、腹瀉、傷寒、痢疾和血吸蟲病等嚴重土壤傳播蠕蟲病和水源性疾病。
而說到廁所則一定會想起的抽水馬桶,其實,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就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沖水廁所,現代意義上的抽水馬桶,一般認為功勞歸功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教子約翰·哈靈頓爵士(Sir John Harrington)。他在1592年就發明了一種水箱蓋和一條小的排水管,通過這條管道,水流出來沖洗廢物。他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為他的教母也建造了一個;不幸的是,他的發明被忽視了將近200年: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和相關技術的進步,沖水馬桶開始漸漸演變成現代的形式。一項重大進展是由蘇格蘭機械師亞歷山大·卡明斯(Alexander Cummings)在1775年發明的S形管,至今仍在使用。可以防止污水中的惡臭氣體逸出。
後來,英國多產的發明家約瑟夫·布拉瑪(Joseph Bramah)他改良了卡明斯於1775年專利設計的馬桶,並為沖水水箱開發了一種浮球閥系統。於1778年獲得專利後,這個設計可以說是第一個實用的非手動沖水馬桶。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 你知道為什麼世界廁所日是一個重要的國際紀念日嗎?它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解決全球的衛生設施危機?
- 文章中提到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存在各種形式的沖水廁所。你能想像那個時代的廁所是什麼樣子嗎?為什麼抽水馬桶對公共衛生有正面的影響呢?
- 你知道為什麼世界廁所日是在11月19日嗎?這一天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 ……
你也問問看……
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