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強迫使用者接受廣告cookie被法國罰6000萬歐元,cookie是什麼意思?有何功能?

微軟公司遭到法國資料監管單位「資訊與自由全國委員會」判定強迫使用者接受廣告用途的cookie,因此對微軟裁罰6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9億6000萬元);認為微軟公司的搜尋引擎Bing沒有建置讓使用者拒絕cookies時就像接受cookies一樣容易的系統。這裡的cookie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這裡的cookie可不是微軟強迫使用者吃餅乾。cookie是使用者瀏覽網站時,由網路伺服器建立並由使用者的網頁瀏覽器儲存在電腦或其他裝置的一種小文字檔案。

Cookie使Web伺服器能夠在使用者的裝置儲存狀態資訊(如加到線上商店購物車中的商品)或跟蹤使用者的瀏覽活動(如點擊特定按鈕、登入或記錄歷史)。(wiki)

「cookie」一詞的起源,則來自於一位瀏覽器設計師把之前用來稱呼UNIX程式收發的封包「magic cookie」,拿來形容這種新的交換訊息的文字檔案。

用更白話的方式說的話,Cookie是設定於使用者電腦的瀏覽器內,所以當使用者使用別台電腦上相同網站時,Cookie會重新紀錄,而不是去呼叫原來那台電腦的cookie。

最簡單理解Cookies的方式,就是它會讓瀏覽器記下一些特定的資訊,以便未來能夠更加方便被使用。例如第一方cookie,就是由網站本身發給使用者,例如登入帳號資訊,讓使用者不用每次都要打帳號密碼,就是一種cookie;暫時放進電商購物車的商品,那個記錄,也是一種cookie。

真正會被認定有個資等問題的,是第三方cookie。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當使用者可能剛剛逛完某個網站或某個商品頁面後,到了別的網站,卻發現那個網站的廣告版位,展現出使用者剛剛看過的或類似的商品。

這是因為有些網站,本身就有投放廣告時,會跟廣告商合作,廣告商(第三方網站)會在這些網站上,利用Cookie這種方式,記錄下使用者去過哪些頁面,那些頁面有哪些關鍵字,一方面用來追蹤與統計使用者到訪網站的偏好與習慣。另一方面,當使用者去到其他有跟這個廣告商合作的網站時,就可以快速比對關鍵字,把相關的廣告,投放在使用者面前螢幕上的廣告版位。

這讓第三方cookie成為「個人化廣告」的技術基礎,但也同時因為它跨網站的可以被其他合作商利用,導致有可能遭遇資安風險,所以現在瀏覽器等,都可以設定關閉全部或部分的cookie囉。

看更多:你厭倦了上網或看Youtube有一堆廣告嗎?網友大推 Brave 瀏覽器超快速完全沒廣告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1. 電視節目或網路影片,常常都有廣告穿插,你喜不喜歡有廣告這件事呢?說說看理由。
  2. 如果沒有廣告,人們還有哪些方式知道新的產品或服務呢?想想看。
  3. 如果都沒有廣告,那原來靠廣告收入存活的公司會怎樣呢?想想看。

你也問問看……

smiley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