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家知名餐館最近被民眾揭露,他們對內用和外帶都收取10元和5元的小費。餐廳業者表示,不給小費也沒問題,並且市府法制局明確表示,業者在交易時必須明確和完整地告知顧客相關費用,如果有任何消費爭議,顧客有權提出申訴。
一位網友指出,最近他到該餐廳用餐時,發現餐廳門口的告示上寫著「外帶收5元小費、內用收10元小費」,並要求顧客將小費投入小豬撲滿中,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小費是服務業中常見的一種顧客對服務人員表示感謝的方式,它是除了固定工資之外的一種獎金。小費是指在消費金額之外額外給予服務員的獎金,以表揚他們的個人服務表現。在某些場合,小費甚至可以直接給予服務員,無需經過他們的雇主或第三方機構。需要注意的是,小費在所有國家都不是法定的,而且數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不同地區和行業有各種不成文的慣例。
在台灣,一般來說,並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和文化。
但在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某些國家的餐廳中,會按照消費金額的一定比例,通常是10%叫做「服務費」,直接加入當次消費的總金額中,這被視為餐廳提供服務的一部分,顧客支付這個費用,而不是給予個別服務員,這與小費的概念明顯不同。
然而,這家餐廳業者表示,他們推行小費制度是為了照顧員工的福利,鼓勵員工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但他們也明確表示,顧客不給小費也是可以的,並且他們將在未來向顧客清楚解釋這一政策,但小費制度不會被取消,每張內用桌子上都會放置小豬撲滿以供顧客投放小費。
關於餐廳收取小費的問題,台中市政府法制局強調,雖然業者是否收取小費或服務費屬於營業自由,但如果這些費用被視為商品售價的一部分(而不是可選擇不支付的小費性質),那麼這些費用就被視為消費的重要資訊,業者在交易時仍然需要明確和完整地告知顧客。此外,財政部中區國稅局也指出,如果以營業者的名義收取這些費用並有明確的訂價,根據稅款規定,這些費用應該被列入銷售額並開立發票,必須按照法規繳納稅款,他們將派員調查業者是否收取的是小費還是服務費。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 你對於餐廳是否應該收取小費有什麼看法?你覺得小費是一種必要的習慣還是應該由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給予?
- 為什麼一些國家和地區有小費文化,而另一些則沒有?你認為文化和環境因素對小費的存在有什麼影響?
- 如果你是這家餐廳的老闆,你會如何解釋小費制度給顧客,以確保他們理解並接受這一政策?你覺得小費是否應該成為餐廳的固定費用,還是讓顧客自行選擇是否支付?為什麼?
- …
你也問問看……
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