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伏流水開發解缺水危機,伏流水是什麼?跟地下水有何不同?

為解決台灣雖然雨量豐富,但因為來的時間過於集中,每年五月至十月為豐水期,雨量佔了全年的78%,而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四月,則為枯水期,這時常發生乾旱現象的問題,有學者專家們提及可以加速開發伏流水(Hyporheic flow),所謂的伏流水是什麼?跟地下水有什麼不一樣?

廣義來說,凡是存在於地面下的水通稱為地下水。在學術上的定義則是指發生在地下飽和層的水,是供應井水與泉水的水源。

伏流水是指流動或儲存於河道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網頁對於伏流水的解釋:「養育我們的大地底下,並非只有土壤,它像是一塊海綿蛋糕,有不同層次。其中有粗顆粒土壤組成的含水層,在土壤顆粒之間飽含水份。也有細顆粒黏土組成的阻水層,隔絕著上下兩個含水層。而所謂伏流水,就是指流動或儲存於河床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

伏流水的流速較慢,因此在使用上不會有濁度過高的問題。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都進行伏流水的開發及利用,例如:以伏流水為地下水庫的屏東二峰圳、彰化縣利用伏流水解決農業用水的不足、高屏堰上游利用集水暗管及輻射管開發伏流水等案例。

伏流水的開發與水庫興建相較之下,伏流水工程具有選址較易的優點;以工程規模而言相對簡單,工期較短,經費較少且無水庫潰壩的風險;在水質方面,由於伏流水經過粗細粒徑不一的石粒,因此具有逆滲透般的淨水功能,在暴雨後河水濁度大增時可發揮提供緊急備援用水的功能。此外,水庫的致命傷在於淤積,伏流水則無此疑慮。開發伏流水對於生態環境衝擊較低。

台灣從日治時期就開始使用伏流水,但是在國府治台之後,水利建設偏向水庫和攔河堰的開發,日治時期類似二峰圳的取水技術不被重視。直到2009年莫拉克颱風,才開始啟動規劃伏流水工程,將其視為備援用水,沒想到完工啟用後,不僅可以於汛期應用,更意外成為大旱的救命水。

看更多:台灣農業用水佔總體用水7成卻未徵收耗水費?其實農業用水的七成不是真的七成?

(Photo: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1. 什麼是伏流水? a. 地下飽和層的水 b. 河床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 c. 土壤顆粒之間飽含水份
  2. 伏流水開發與水庫興建相比,下列何者是伏流水工程的優點? a. 工程規模大 b. 工期長 c. 無淤積問題,對生態環境衝擊較低
  3. 中華民國統治台灣後,什麼時候開始重視伏流水的開發? a. 日治時期 b. 國府治台之後 c. 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

正確答案:1.(B)、2.(C)、3.(C)

你也問問看……

smiley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idsMedia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