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清潔隊養黑水虻每天可吃掉200公斤廚餘,黑水虻是什麼?注音怎麼念?

嘉義縣政府補助梅山鄉清潔隊利用黑水虻養殖去化廚餘設施,有效為當地每日去化200公斤的廚餘,梅山鄉每天約產生300公斤廚餘,過去廚餘多是打到檳榔梗有機堆肥中,因腐爛速度慢、需看天氣,製成有機堆肥需3至6個月,且碳排放高;而現在黑水虻每天能吃掉近200公斤廚餘,生產過程碳排放量低,且幼蟲到成蟲再孵化還是友善循環。這種「黑水虻」是什麼?注音怎麼念?

黑水虻的「虻」,注音唸作「ㄇㄥˊ」,幾乎所有農業有機資源物如廚餘、動物糞便、動植物有機體等都能被黑水虻這種昆蟲食用。

一個世代的黑水虻約存活45~60天,成長過程分卵、幼蟲、蛹及成蟲等4大階段,在幼蟲努力長大成蟲的過程中能大量地吃掉廚餘,消化後排出的虻糞富含有機質,是很好的天然有機肥料,也很適合用來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長大的蟲體還可以直接餵雞、餵魚,加工處理後能做水產養殖高蛋白粉的使用,還能提煉蟲油製成化妝品,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也不會傳播畜禽動物疾病或危害農作物與干擾人類生活,還是本土物種,若發生蟲蟲逃走外洩,對生態系的影響和疾病傳播風險低。

嘉義縣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推動黑水虻去化廚餘,藉由黑水虻特性,生命週期各個階段都可利用,幾近零廢棄,也不會產生太多的碳排放量,符合淨零碳排及資源永續循環再利用國際趨勢。

(Photo:嘉義縣政府)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1. 請問你對文章中提到的「黑水虻」有什麼疑問或想知道的地方?你認為這種昆蟲在地方上的應用有哪些可能性?
  2. 根據文章描述,使用黑水虻去化廚餘的方法相較於以前的堆肥方式有哪些優勢?你覺得這樣的環保做法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廣,為什麼?
  3. 文章提到嘉義縣政府推動黑水虻去化廚餘是為了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你認為這樣的環保做法如何有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如果你是當地的小學生,你會想參與或支持這樣的環保活動嗎?為什麼?
  4. ……

你也問問看……

smiley小傳媒編輯團隊希望幫助小學生提升寫作力
若你有作文、新詩、讀書心得、電影觀後感、遊記、小日記…… 等希望得到修改與建議,
或有相關作品希望公開發表,歡迎寄到編輯信箱:editor@news.kidsmedia.com.tw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idsMedia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